1)第407章 活好干,但也不是谁都能干的_重生05,从不打灰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佬一开口,其他摸鱼的专家立刻拍马屁。

  “对对对,我刚才还琢磨着最后这节泥土是啥呢,愣是没想到是沉渣!”

  “我还寻思是不是施工单位没有挖够桩长,人家钻孔队按照设计桩长钻出来的土呢。”

  “施工单位在灌注前,就没有清孔的环节吗?”

  “这个设计院也划水,非要搞干成孔工艺,做成泥浆护壁不就得了?”

  “你看他这场地也不够啊,到哪儿弄泥浆池……”

  业内大佬一槌定音,其他专家们瞬间找到了方向,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。

  王总越听越头疼。

  老子这项目的正式图纸还没有设计出来,要是按照你们的意思,这图纸连审查都过不去。

  如果更换桩基础施工工艺的话,不仅增加建设成本,项目总进度计划也得拖后。

  麻蛋的,这帮专家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。

  “沈教授,您说,遇到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处理比较好?”

  “按照规范要求来说,是需要返工的。”沈大哥指了指基坑说:“也就54根桩基础,挨个拔出来,重新清孔,焊接钢筋笼入孔……”

  “有没有更快的办法?”王总很不礼貌地打断道。

  “有,但是返工的成本最低。”沈大哥笑道。

  王总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。

  也许返工的成本最低,但是华人集团这边等不了啊!

  不说别的,54根灌注桩,光用吊车一根根拔出来,起码也得半月起步。

  这还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。

  若是遇到不顺利的情况,还得配合挖掘机开挖,但如此一来,跟基础大开挖没什么区别了,而且对原状土层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。

  为了保证基础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,设计院肯定会扩大桩径、钢筋以及混凝土标号……

  这一套流程折腾下来,三个月时间扔进去了。

  返工……看似“省钱”,时间成本却在无形中放大了。

  开发商恨不能一个月就把房子盖好卖出去,怎么可能把时间浪费在返工上面。

  “不想返工啊?”沈大哥问。

  王总使劲点头,恨不能把头摇断。

  “哎,从质量角度来说,返工整改是最理想的。”

  沈大哥叹口气后,继续道:“既然你们不想返工,那只能采用基础加固措施了。”

  王总急切地问道:“加固需要多少时间?”

  沈大哥说:“这需要我们论证一下,尽量采取最节约经济成本,又节约时间成本的加固方案。”

  “好!那我们抓紧回去论证吧。”

  王总把急不可耐挂满了整张脸,带头领着大家往回走。

  先出方案再加固,一个月内能把麻烦解决掉最好。

  哪怕经济成本比返工稍微多一点,都可以接受。

  王总心里琢磨着。

  时间,真的不够用了。

  现在是11月中旬,还计划年底把两个临街,面积最小的1#、5#楼的桩基础做出来呢。

  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