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一百三十五 两大传奇中场共同的目标!_百分百防守,所有教练都想签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德罗西的训练基本以判断和意识为主,分享他在球队中后场防守上的经验。

  作为意大利国家队欧洲杯教练组的成员,他首先和陈小亮讲的是防守战术的演变与内核。

  在穆里尼奥新的三中卫防守体系中,两个后腰需要在高压防守下回撤禁区,然而在禁区外防守和禁区内防守,并不完全是一回事。

  作为一个超强的后场扫荡者,陈小亮的拦截和破坏能力自然是无可挑剔的,对于球路的判断和高空球的争顶也是强人一等。

  但一旦在禁区里密集防守,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科目——区域盯人。

  随着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进攻的跑位与换位,不会再出现进攻队员死站在一个位置不动的情况。

  中锋经常在禁区外回撤接球,或是拉到边路牵扯防守;

  边锋不再死抱着边路不防,内切和前插抢点是家常边防;

  边路传中的发起者从边锋逐渐转移到了边后卫的身上;

  甚至在中场球员频繁前插进攻的情况下,一些讲究控球的球队,中后卫已经成了进攻组织的源头。

  用句老话说,就叫做兵无常势、水无常形。

  过去的人盯人战术下,认为危险的是“人”,这种防守思路直到今天仍旧被大量使用,尤其是在防守定位球时,会专门派本方的高点防守对方的高点。

  但很显然,在常规防守中,主防中锋的中后卫不可能因为人盯人,就跟着对方中锋跑到禁区外、或是一直跟到边路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防守盯人的思路也出现了变化,出现了区域盯人的战术。

  区域盯人认为有危险的是那几个“区域”,只要派人守住区域,阻止对方进攻,就能达到防守的目的。

  最典型的,就是陈小亮负责保护的禁区前沿,只要禁区前沿不被渗透,对方就无法轻松的发起直塞,打穿中后卫;

  只要禁区前沿20-30米范围内没有被放空情况下射门的机会,对方就踢不出有威胁的远射。

  区域盯人的的体系,要求的就是全队一起行动,关闭球场上危险区域的连接,要么挤压对方的可控球区域,要么切断对方的可传球区域。

  人盯人第一次向区域盯人转变,就是意大利链式防守的诞生,埃莱尼奥·埃雷拉麾下的国际米兰在1960年代使这项创新达到了顶峰,两获欧冠、三夺联赛、两获洲际杯,以国米球员为主的意大利还在1968年获得了第一座欧洲杯。

  但这一转变并没有持续太久,荷兰的全攻全守和萨基带领的AC米兰,把区域盯人再一次推向了高峰,提出了“高位逼抢”的概念,把防守的区域从后场扩大到了前场,这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足球的理念了。

  在萨基的球队中,球员有4个参考点——球、空间、对手和你的队友。

  既要用越位线让对手无法发起进攻,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