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75章 老头儿被打击坏了_我有座花果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爷子不是被刘树的‘地上鞋两双’打败了,是被‘床前明月光’给惊了一下。

  人家现在也是有高科技在手,拿着小华手机那么一搜,就找了一堆东汉之后诗仙、诗圣、诗鬼诸大才子们写月亮写星空的诗。

  诗仙李白的【静夜思】以言简意赅的形式描绘了思乡之情倒也罢了,另一名句‘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’就直接把老头儿吟唱自西汉佚名作者的诗句秒杀到天边。

  但这只是打击人的开始。

  度娘列出的一排先是来自唐朝大佬们的:‘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’、‘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’、‘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’、‘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’等还没来得及闪瞎老头儿的眼。

  来自处于华夏文艺最巅峰时期宋朝大神们的:‘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’、‘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?’、‘唤起一天明月,照我满怀冰雪,浩荡百川流。’等更是让老头儿喃喃自语,那还记得去找拿打油诗糊弄他的刘树的麻烦?

  老头儿必须懵啊!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,经历过无数次分分合合,论武力值强大,秦汉两朝绝对排名前列,但若要论文艺,魏晋、唐、宋那是绝对秒杀前三千年后两千年的。

  尤其是由唐入宋之后,国家明明位于游牧民族的虎视眈眈之下,却偏又重文轻武,很畸形的诞生出了华夏历史上经济最发达但却是最憋屈的时代。

  这样的矛盾性,却又催生了华夏文艺史上最璀璨的时代。苏轼、辛弃疾、李清照。。。。。。他们的诗词将华夏最灿烂的文化闪耀千古。

  文艺这玩意儿,没点儿忧郁是玩不成的,社会稳定或国力强大,极难催生出大家。

  就像现代的华夏,貌似已经有很多年没大文豪诞生了。

  说白了,想写诗写文,又想写出境界,你就得蛋疼,不管是被爱情还是被生活或是忧愤国家民族前途。

  西汉从汉武大帝时期主要是按着游牧民族在地上摩擦,等到了东汉,哪怕后面诸侯混战,那也是人民内部矛盾,大诗人的产出比例,和后世是没法比的。

  只是刘树没想到,身怀绝世医术的古早神医竟然还有着一颗文艺的心,自这晚踏月吟诗后,就陷入熟读唐诗宋词不可自拔。

  好在有‘吉祥物’韩秋的存在,不用刘树陪他品茶吟诗,要不然刘树真的要疯。

  毕竟刘树现在可还没到达什么‘悠然见南山’的高度,他现在的首要任务还是得考虑填饱三个人肚子的问题,况且家里吃饭的嘴实在是不老少。

  小猪佩奇和柯基犬虽然都有一身不俗的武力值,但现在又不能打猎,基本创造不了什么经济效益,作用和武装护院差不多,不算吃闲饭的吧!但也算是纯消耗物资类型。

  半大野猪又是长身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