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7章 药的偏性与归经_名医景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西秀实表现出一副虚心请教的表情。

  实在是中医的典籍,太难懂了。

  他语言上早就已经和东江本地人,没有区别,但在古文的认识上。

  就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。

  同样的字,放在中医典籍中,都认识,但组合在。

  看得头大如牛!

  景阳道:“一种是平性的,一种是偏性的。人每天吃的,是平性的食物。

  比如鸡蛋、小米、青菜、小麦等等等等,这些都是平性的食物。

  没有寒热之分。

  也没有特殊的味道。

  是为了解决人获取能量,解决饥饿必须吃的。

  而偏性的食物,就是中医认为的药,即中药。

  它们的寒热就相对明显,中医四气,指的是寒热温凉,五味,指的辛甘酸苦咸。

  中医认为,人之所以生了病,就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偏性。

  你这个时候再吃平性的食物,是治不了病的。

  这时,必须用偏性的食物,来帮助人体,纠正身体出现的偏性。

  苦药偏于泄火。

  酸药偏于收敛。

  各有各的用处。所以,中药也是大自然的食物,只不过他们不用常吃,只有当你的身体出现了偏性,才需要用它。”

  景阳一说完,中西秀实就‘啊’地一声拍手道:“太精彩了,原来是这么回事!太智慧了!”

  就连坐在一旁的潘学民,听到景阳的说法,也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。

  古人真是太聪明了。

  这些听起来像是医学,但里边好像包含着哲学。

  很多东西,仔细去想的话,甚至可以推到很多领域中,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
  景阳轻轻揉了一下肚皮,笑道:“不知道中西先生,有没有听过附子这味中药?”

  中西秀实赶紧道:“附子,听过听过,是一种剧毒的中药,对不对?”

  潘学民也知道附子这味中药,实在是这味药太出名了,据说中医里但凡遇到一位擅长用毒的,都会用到附子。

  像李老的破格救心汤,甚至要用到两百克,甚至三百克。

  简直能吓死个人。

  按照一般医院的规定,附子的使用,安全范围只在十克左右。

  已经不是超过几倍的问题。

  中西秀实想起了什么,说道:“附子中好像含有乌头碱,那是麻痹神经的一种物质,中医用附子,就不怕乌头碱吗?”

  景阳一笑道:“中医已经存在了几千年,对于药的性味,早就已经熟练掌握并运用,当然有办法让它为中医所用。

  我今天只是想告诉你一种现象。

  你可知附子的生长环境?”

  中西秀实摇摇头。

  这时,房间的门被拉开,还是那位和服女人,此时端了一个果盘进来,果盘中是一盘切好的西瓜。

  她放进来之后,就又安静退了出去。

  中西秀实赶紧让景阳先吃两块,再接着说。

  景阳与潘学民便拿起西瓜吃了两片。

  中西秀实却没有吃。

  潘学民就好奇道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