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78章 番外二百年_凰涅天下(GL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八月二十,下午三点十五分。

  京城鼓楼的钟声响起。

  一声,一声,又一声,响在长杭京城内。

  人们的心霎然揪了起来。

  之前,已有传闻……难道……?

  钟声中,国会广场中央飘扬的赤色国旗徐徐降下,落在旗杆中间,身穿黑色军礼服的士兵擎枪敬礼。

  钟声一直响了九九八十一声,很多人已经潸然泪下。

  是八十一响钟声,帝国凶丧礼仪中仅次于帝王驾崩鸣音的最高规制,只有对国家做出了极其重大杰出贡献的臣民才有资格,当今之世,唯有一人。

  无数的学子,无数的儒者,或痛哭或悲泣或无声的哀痛……他们的宗师,已经去了!

  渐渐地,广场上汇起了从各处走来的人流,有白发的宿儒,有黑须的文士,有年轻的学生,有紫绯绿袍的官员,有神容哀戚的商人,有闻知消息的平民百姓……

  最先来的人,默默坐在国旗下,后来的人,一圈接一圈坐下……渐渐地,国会广场上坐满了人。

  不知是谁起头,有人朗朗吟诵。

  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

  这是《中庸》的开篇。

  跟着,便有无数的声音一同响起,高声吟诵。

  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……”

  越来越多的从外面加入,数千人的声音从广场上空蔓延开去,浩荡,庄严,宏大。

  公历□□一九年,大宋帝国立宪第十二年,一代儒宗名可秀逝世,终年百岁。

  次日清晨,《大宋官报》和各大报纸发讣闻,皇帝陛下签署内阁决议:海内外各地路州、军营同降半旗致哀,臣民齐哀三日。

  同日下午,大周皇帝下诏,大周举国鸣钟降旗致哀,臣民同哀三日。

  《大宋官报》和《大周官报》发表了名可秀的遗言。

  她题了十六字作为遗言——生命有限,精神不朽,中和之道,生生不息。

  名可秀逝世后的第二年,这十六字镌刻在国会广场立起的人类思想文明纪念碑上。在纪念碑的后面,从上到下刻着从伏羲起、对人类思想作出贡献的圣哲贤人,有华夏的,也有非华夏的,包括亚里士多德、耶和华、穆罕默德、释迦牟尼等都列入其中——这个纪念碑,后面被称为世界文明纪念碑,所有国家的学者都以名字刻入碑上为荣。

  名可秀逝世后的第三年,集合中西大匠创作的名可秀塑像立在国家议会的入口,雕像底座刻着名可秀曾经题写的四个字——天下为公。每一位议员进入国会时都必须向这位国家议会的开创立致敬行礼,扪心自问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